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粒塔风机,各叶片安装在轮毂的外缘上,电机的输出轴穿并固定在轮毂的轴套内孔内,电机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内;筒形风机机壳一端套在复合材料叶片和不锈钢保护罩的外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外壁上的整流板另一端固定在风机机壳内壁上;在风机机壳的另一端内固定有多叶风门;两根进风管两端分别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和风机机壳靠近多叶风门一端的风口Ⅰ上;两根出风管两端分别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和风机机壳靠近叶片一端的风口Ⅱ上;不锈钢保护罩和风机机壳相对应的四个油管过孔相同的一侧安装两个进油管,另一侧安装两个出油管。本实用新型强度高,耐受压力大,防腐蚀能力强,实现了机械动力通风,生产和维护成本低。
公开号:CN214330940U
申请号:CN202022712246.5U
申请日:2020-11-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书静;张保森;寇巧娜;凌磊;孙晓岩;闵殿喜;程晓宁
申请人: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IPC主号:F04D25-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塔风机。
[n0002] 造粒塔是尿素制粒的关键工艺设备,在造粒过程中排放物中会携带粉尘和氮类物质直接排入大气,对周边的环境产生破坏,该排放方式已被强制退出历史舞台。各化工设计院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采用洗涤湿法技术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将排放到大气中的尿素进行回收,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洗涤除尘设备的采用,其所产生的阻力降均大大超过了自然通风造粒塔的允许压降,因此只能采用机械动力来达到有效通风的目的。
[n0003] 由于系统内部增加洗涤除尘设备,导致系统阻力大大增加,系统静压达到490Pa,为了能实现克服系统静压,叶片叶尖线速度远远超过60m/s,传统风机叶片材料选用金属材料或者玻璃钢材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塔内环境具有腐蚀和易燃、易爆气体,对设备防护等级要求特别高,会大大增加风机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耐受压力大,防腐蚀能力强,实现了机械动力通风,生产和维护成本低的造粒塔风机。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造粒塔风机,包括风机机壳、多个复合材料叶片、轮毂、整流板、电机、不锈钢保护罩和多叶风门;各叶片安装在轮毂的外缘上,电机的输出轴穿并固定在轮毂的轴套内孔内,电机固定在U型不锈钢保护罩内;筒形风机机壳一端套在复合材料叶片和不锈钢保护罩的外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外壁上的整流板另一端固定在风机机壳内壁上;在风机机壳的另一端内固定有外壁与风机机壳内壁完全匹配的多叶风门;在不锈钢保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油管过孔Ⅰ和对称分布的两风口Ⅰ,风机机壳对应位置开有油管过孔Ⅱ和风口Ⅱ;两根进风管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靠近多叶风门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相对应的风口Ⅱ上;两根出风管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靠近叶片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的相应风口Ⅱ上;不锈钢保护罩和风机机壳相对应的四个油管过孔相同的一侧安装两个进油管,另一侧安装两个出油管;两个进、出油管为电机提供供油和回油。
[n0006]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叶片包括叶根和叶身;叶根和叶身都是由内层的玻璃纤维材料和外层包裹的多层碳纤维材料制成,由一体的圆盘状法兰、中间圆柱和探入叶身根部的过渡圆锥组成;叶身截面为NACA翼型截面,与叶根的过渡圆锥一体成型;叶尖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叶根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叶尖截面弦线弦长小于叶根截面弦线弦长,各个截面光滑过度。
[n0007]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轮毂包括圆盘形的上、下支板;所述轴套固定在上、下支板中心孔内;上、下支板相对面的外缘上对应设置有环槽,上、下环槽内对应固定有与叶片个数相同的能组成整个卡箍的上、下半个卡箍;上、下半个卡箍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半锥面槽;外圆与上、下半个卡箍的半锥面槽相匹配的上、下半锥套的内圆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相匹配;上、下半锥套分别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的半锥面槽,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相对面上的半锥面槽内;上、下半个卡箍由固定在上、下支板和上、下半个卡箍开有的通孔内的螺栓和锁紧螺母固定在上、下支板的相对环槽内。
[n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下半锥套的内圆为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相匹配的微锥面。微锥面的上、下半锥套更能抵制叶片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避免因高速旋转而导致叶片脱离轮毂,避免因螺栓松动引起风机的损坏,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
[n0009]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1)电机外部完全用不锈钢保护罩密封住,不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能有效防止电机运行时因腐蚀性气体造成的腐蚀破坏而快速损坏的问题;并在不锈钢保护罩上设置了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引进外部冷却空气,排除内部的热空气,有效的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有两个进、出油管单独为电机提供供油和回油,满足被密封住的电机的供油需求。(2)造粒塔风机入口设置了多叶风门,使造粒塔风机正常工作时,风门开启,风机正常通风,在停机检修时,风门关闭,隔绝有害气体对人身体的影响,同时防止气流的回流。(3)叶片采用复合材料叶片,其强度高,承受压力的能力强,抗腐蚀能力强,尤其是内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外层包裹多层碳纤维材料的叶片,其强度和抗腐蚀性更好,在提高叶片性能的情况下,使叶片叶尖线速度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且叶身与叶根的过渡圆锥一体成型,不但增加叶片强度,也能防止刚度突变导致叶片的损坏;这些都使整体叶片承受的静压高,高速旋转不易损坏,完全满足系统静压490Pa,叶片叶尖线速度远远超过60m/s的需求。(4)轮毂采用双板结构,并在轮毂的上下支板上设计了既可以定位又可以加强安全保障效果的环槽结构,对风机的运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
[n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轮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和轮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n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n0015]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风机机壳5、多个复合材料叶片8、轮毂9、整流板6、电机1、不锈钢保护罩2和多叶风门11。各叶片8安装在轮毂9的外缘上,电机1的输出轴穿并固定在轮毂9的轴套内孔内。电机1为立式电机,其通过电机法兰盘孔12和保护罩翻边板固定在U型不锈钢保护罩2内。筒形风机机壳5一端套在复合材料叶片8和不锈钢保护罩2的外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2外壁上的整流板6另一端固定在风机机壳5内壁上。在风机机壳5的另一端内固定有外壁与风机机壳内壁完全匹配的多叶风门11。在不锈钢保护罩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油管过孔Ⅰ和对称分布的两风口Ⅰ,风机机壳5对应位置开有油管过孔Ⅱ和风口Ⅱ。两根进风管3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2靠近多叶风门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5相对应的风口Ⅱ上。两根出风管7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2靠近叶片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5的相应风口Ⅱ上。不锈钢保护罩2和风机机壳5相对应的四个油管过孔相同的一侧安装两个进油管41和42,另一侧安装两个出油管101和102。两个进、出油管为电机提供供油和回油,靠近叶片8的进油管42和出油管102为电机1上端轴承供油和回油,另一端的进油管41和出油管101为电机1下端供油和回油。
[n0016]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叶片8包括叶根和叶身84。叶根和叶身84都是由内层的玻璃纤维材料和外层包裹的多层碳纤维材料制成,由一体的圆盘状法兰81、中间圆柱82和探入叶身根部的过渡圆锥83组成。叶身截面为NACA翼型截面,与叶根的过渡圆锥一体成型。叶尖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叶根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叶尖截面弦线弦长小于叶根截面弦线弦长,各个截面光滑过度。
[n0017] 优选地,所述轮毂9包括圆盘形的上、下支板91、97。所述轴套93固定在上、下支板91、97中心孔内。上、下支板91、97相对面的外缘上对应设置有环槽98,上、下环槽98内对应固定有与叶片个数相同的能组成整个卡箍的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半锥面槽。外圆与上、下半个卡箍的半锥面槽相匹配的上、下半锥套94、96的内圆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82相匹配。上、下半锥套94、96分别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的半锥面槽,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82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相对面上的半锥面槽内。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由固定在上、下支板91、97和上、下半个卡箍92和95开有的通孔内的螺栓和锁紧螺母固定在上、下支板91、97的相对环槽1内。优选地,所述上、下半锥套94、96的内圆为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82相匹配的微锥面。
[n0018]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等同技术的改进,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造粒塔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机壳、多个复合材料叶片、轮毂、整流板、电机、不锈钢保护罩和多叶风门;各叶片安装在轮毂的外缘上,电机的输出轴穿并固定在轮毂的轴套内孔内,电机固定在U型不锈钢保护罩内;筒形风机机壳一端套在复合材料叶片和不锈钢保护罩的外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外壁上的整流板另一端固定在风机机壳内壁上;在风机机壳的另一端内固定有外壁与风机机壳内壁完全匹配的多叶风门;在不锈钢保护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油管过孔Ⅰ和对称分布的两风口Ⅰ,风机机壳对应位置开有油管过孔Ⅱ和风口Ⅱ;两根进风管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靠近多叶风门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相对应的风口Ⅱ上;两根出风管一端固定在不锈钢保护罩靠近叶片一端的风口Ⅰ上,另一端串并固定在风机机壳的相应风口Ⅱ上;不锈钢保护罩和风机机壳相对应的四个油管过孔相同的一侧安装两个进油管,另一侧安装两个出油管;两个进、出油管为电机提供供油和回油。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塔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叶片包括叶根和叶身;叶根和叶身都是由内层的玻璃纤维材料和外层包裹的多层碳纤维材料制成,由一体的圆盘状法兰、中间圆柱和探入叶身根部的过渡圆锥组成;叶身截面为NACA翼型截面,与叶根的过渡圆锥一体成型;叶尖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叶根截面弦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叶尖截面弦线弦长小于叶根截面弦线弦长,各个截面光滑过度。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塔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圆盘形的上、下支板;所述轴套固定在上、下支板中心孔内;上、下支板相对面的外缘上对应设置有环槽,上、下环槽内对应固定有与叶片个数相同的能组成整个卡箍的上、下半个卡箍;上、下半个卡箍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半锥面槽;外圆与上、下半个卡箍的半锥面槽相匹配的上、下半锥套的内圆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相匹配;上、下半锥套分别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的半锥面槽,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卡接在上、下半个卡箍相对面上的半锥面槽内;上、下半个卡箍由固定在上、下支板和上、下半个卡箍开有的通孔内的螺栓和锁紧螺母固定在上、下支板的相对环槽内。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塔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半锥套的内圆为与叶片叶根的中间圆柱相匹配的微锥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740989B2|2004-05-25|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N105416573B|2017-05-17|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两级电动风扇推进器
CN214330940U|2021-10-01|一种造粒塔风机
CN112483442A|2021-03-12|一种造粒塔风机
CN105366060B|2017-03-29|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四级电动风扇推进器
RU2249722C1|2005-04-10|Роторная вет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209308988U|2019-08-27|一种通风设备
CN107989823A|2018-05-04|叶轮、离心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05064307U|2016-03-02|一种垂直拆分的多级离心压缩机
CN2704687Y|2005-06-15|汽穴转子汽轮机
CN201106578Y|2008-08-27|一种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CN203453117U|2014-02-26|后向离心风轮
CN204597693U|2015-08-26|电机轴承防漏油装置
CN211666937U|2020-10-13|一种新型双电压通用离心风机的叶轮结构
CN209724787U|2019-12-03|一种便于安装的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导流罩
CN108035805A|2018-05-15|一种采用3d打印成型的航空发动机
CN109538513A|2019-03-29|一种通风设备
CN211230880U|2020-08-11|一种新型船用脱硫塔离心风机
CN104863666B|2017-08-04|一种曲轴箱油气分离通道结构及具有其的曲轴箱总成
CN206129698U|2017-04-26|一种带焊接轴盘的大型高速离心风机叶轮
CN107246288B|2019-03-05|一种透平、凝汽器和循环水泵三合一的能量利用装置
CN209145702U|2019-07-23|一种高可靠性增压器
CN101806278A|2010-08-18|带有多段组合式风叶的垂直轴风轮
CN211901062U|2020-11-10|一种小排量涡轮增压器叶轮
CN207814036U|2018-09-04|叶轮、离心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12246.5U|CN214330940U|2020-11-22|2020-11-22|一种造粒塔风机|CN202022712246.5U| CN214330940U|2020-11-22|2020-11-22|一种造粒塔风机|
[返回顶部]